中国音乐词典

搜索

首页 >> 创作、表演术语 > 总述 >

· 古代曲式术语。在琴曲中称为乱声、契声。春秋战国以来的歌曲、乐舞,以及汉、魏相和大曲中,均有“乱”的歌词实例。一般出现在较长篇章的末尾,或篇幅虽不十分长大,但却段落颇多的歌曲结尾,往往是歌词的主题所在,因而在相应的音乐部分,采用多种乐器合奏形式,进入高潮。先秦歌词中的乱,例如屈原《离骚》末五句。后汉王逸《楚辞》注:“乱,理也,所以发理词旨,撮其要也。屈原舒肆愤,极意嫩词,或去或留,文采纷华。然后结括一言,以明所趣之志也。”又清蒋骥《山带阁注楚辞》附“余论”: “……乱者,盖乐之将终,众音毕会,而诗歌之节,亦与相比,繁音促节,交错纷乱,故有是名耳。”宋郭茂倩《乐府诗集》卷二六解释汉,相和大曲中的乱说:“大曲又有艳、有趋、有乱。…… 一乱在曲之后。”乱的音乐表现有华丽热情的,如《关》;有雄壮热烈和庄严和平的,如《大武》中的两个乱;也有悲伤愤慧的,如《离骚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