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音乐词典

搜索

首页 >> 器乐 > 弹拨乐器 >

箜篌

·箜篌 古代弹拨乐器。又名坎侯、空侯。有卧箜篌、竖箜篌、凤首箜篌三种形制。《史记· 封禅书》:“于是塞南越,祷祠太一、后土,始用乐舞,益召歌儿,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。”唐代杜佑《通典》载箜篌是“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作,以祠太一或云侯晖所作。其声坎坎应节,谓之坎侯。……旧说一依琴制。今按其形,似瑟而小,七弦,用拨弹之如琵琶也。”这是属于琴瑟类的卧箜篌。另一种形制的竖箜篌,在汉代自西域传入。《隋书·音乐志》:“今曲项琵琶、竖头笙筱之徒,并出自西域,非华夏之旧器。”《通典》:“竖箜篌,胡乐也,汉灵帝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于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(bò箜篌。”凤首箜篌,其形制与箜篌模相同,因饰以凤首而得名。唐代自印度和缅甸传人,在燕乐的天竺乐中使用。箜篌盛行于汉、唐时代,在石窟壁画、浮雕中屡见不鲜。文人在诗词中也经常描述演奏箜篌的技巧和形象。至宋代,仍有箜篌、小箜篌、凤首箜篌等多种形制存在。明代以后渐少使用,以至失传。近年乐器研制部门参照古代文献记载和现代竖琴原理,设计试制了新型箜篌,称雁柱箜篌。琴体高175 厘米85 厘米有琴弦两排每排44弦。两排对应的弦同音,共44 个音。音域为D—e3,按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,已用于音乐实践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