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弦琴

仿佛弦指外,遂见初古人。

您的位置:首页 >> 如何制作

如何制作

古琴琴面与糟腹的制作

来源:本站    发布日期:2011-01-13    点击次数:

  由于琴的内部构造是由上、下底板合成的一个共鸣箱。因此,要制成一张适于演奏、音色不错的琴,处理好琴面的弧度与琴体内部槽腹结构之间的关系就相当重要了。一般说来,琴面的弧度、岳山和龙龈的高度,不仅会影响古琴的音色,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古琴演奏时的手感。历来有所谓“前一指,后一纸”的说法,即岳山的高度不能高于一指,龙龈的高度只有一纸。因此,制琴时掌握好岳山和龙龈的高度非常重要,若过高演奏时会觉得抗指,过低琴面会出现拍弦的声音。另一个应当引起注意的是,琴面从二徽半(也有从四徽的)开始,向岳山方向应逐渐向下倾斜,这样弹奏时右手不易触及琴面,左手按弦也不费力,俗称为“低头”,古人所谓“岳高而弦低,弦低而不拍面,按若指下无弦,吟振之则有余韵” 。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琴都有“低头”,然而,“低头”的处理,在一张琴的斫制中极为重要,它不仅与弹奏时的手感、是否抗指有一定的关系,并且和琴的音色好坏也有密切的关联。
  古琴内在的槽腹结构是决定一张琴音色好坏的关键,历代的制琴家都十分重视。槽腹腔体的大小,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,它和面板、底板的厚薄、长短,所选琴材本身的松紧、质地等均有关系。琴腹过大或过小,都不利于琴的发音。比如琴板本来就不厚,要是琴腹过大,音色就会变得空而无韵。而琴的木材本身比较紧,并且厚,此时假如琴腹过小,必然会导致音色沉闷。宋《碧落子斫琴法》云:“面厚肚窄,其声低而窒塞;面薄肚宽,其声高而虚鸣。”因此,只有根据琴材本身的质地、琴体的大小等采用合理的琴腹结构,才会有好的音色。
  为了取得理想的音色,历代制琴家在槽腹结构处理方面,均有不少探索与创造。传世唐琴常于腹内龙池、凤沼位置,以桐木块镶贴其上,成纳音,也有在纳音的正中挖一长条圆沟,此宋人所谓雷琴之特点:“琴底悉洼,微令如仰瓦”, “于龙池凤沼之弦,微令有唇”, “既取其面如瓦相合,而池沼之唇又关闭不直达,故声有匮而不散” 。苏轼言其琴曰:“其声出于两池之间。其背微隆,若薤叶然。声欲出而溢,徘徊不去,乃有余韵,其精妙如此。”唐人贴纳音的做法,偶为宋明之际斫琴家采用。不过,大多中间不隆起,亦无圆沟。
  琴腹内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构造,是天地柱的大小、位置及其安放。在槽腹内,有两个连接面底之音柱,其大小多在1.5—2 厘米上下,《太古遗音》称天柱为圆,地柱为方,此所谓天圆地方之意。但传世古琴中,天圆地方、天地皆方、天地俱圆均有。天地柱的作用是改善琴腔内的声音的振动规律,若是琴音空虚,则应适当增加天、地柱的大小,要是琴音沉闷,可减小天、地柱的大小,甚至去除天、地柱,如《碧落子斫琴法》所云:“虚宜添之,实宜修半”。

321003020001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