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弦琴

仿佛弦指外,遂见初古人。

您的位置:首页 >> 如何制作

如何制作

古琴的形制与构造

来源:本站    发布日期:2011-01-13    点击次数:

  古琴是一种木质的、有弦无柱(品)的弹拨乐器。一般认为,现今通行的古琴式样,远在汉末(公元3世纪)就已基本定型。其形制为:琴身通长约120公分(旧说三尺六寸),宽约20公分(1日说六寸),厚约6公分。通常用桐木刨剜成外弧内空的面板,用一块平整的梓木制成等长等宽的底板,将琴面与琴底胶合成一个共鸣箱。通体以鹿角霜(中药店有售,古人用瓦灰)研成粉末,调大漆(生漆)作底,干透后磨平,然后髹以薄漆。琴身较宽的一端为琴首,面板上镶有硬木制成的岳山与承露,弦眼下方配有七个琴轸;琴身较窄一端为琴尾,镶有硬木制成的“龙龈”及“龈托”。琴身底面靠近琴尾安装有两只“雁足”,用以拴系弦线并支撑琴身。从“岳山”到“龙龈”,依次张有七条琴弦,由琴面外侧向内,琴弦由粗而细,最粗的为第一弦,最细的为第七弦。紧傍第一弦的外侧,在琴面上按一定比例关系镶嵌有用螺钿(贝壳)或其它材质制成的13个圆形标志,称作“徽”(或“晖”)。参见下图。

 

图一 唐九霄环佩琴

  以下分述琴身各部分传统名称及用途.

(一)琴面部分
请看下图:

 

图二 琴面各部分名称

  由上图可见,从琴首(琴身较宽一端)直至琴尾(琴身较狭一端),有各种传统名称;

  琴首顶端面板称作“额”;

  “额’的下端紧连着镶嵌在面板上的一条木板称作“承露”;上面分列一排直透琴底轸池的七个小孔,称作“弦眼”,琴弦就分别穿系在透出弦眼的“绒扣”上;

  紧接承露,为一条约高出琴面四五分的坚木,称作“岳山”(又称“临岳”),用以架高琴弦;

  岳山下方八九分处,琴身两侧均向内凹进,称作“颈”,长约六寸一分,挛深约一寸。“颈”的上端称作“起项”,下端称作“肩”。“肩”,约当于三徽处;

  自肩以下,琴身逐渐内收(由宽变狭),约当八九徽之间,琴身两侧均向内凹进,凹边为直线,长与“颈”相仿;

  自“腰”以下,即为琴尾;

  琴尾顶端中央镶嵌有一条硬木,刻有架弦的浅槽,称作“龙龈”,琴弦通过“龙龈”,折向琴底,分系于雁足之上;

  “龙龈”两侧,镶嵌有略为隆起的两片硬木边饰,称作“冠角”(又称“焦尾”);

  从“岳山”直至“龙龈”,为古琴架弦部分,称作“琴面”。

  琴面外侧,紧傍第一弦,镶嵌有按全弦长一定比例关系而设的十三个圆形标志,称作“徽”(俗作“晖”),徽用金、玉或螺钿磨制而成,用以标记古琴上泛音的位置。微的顺序系由琴首一端数起,靠近岳山的为第一徽,居于琴弦中点的为第七徽,靠近龙龈的为第十三徽,余顺推。这十三个徽叉称作“明徽”;第一徽、第十三徽以外以及徽与徽之间又可分出若干等分,由于没有标记,称作“暗徽”。明徽的大小略有不同,一般七徽居中较大,两边各徽依次减小。

  琴弦的安设,以弹奏时琴的位置而言(琴首在右,琴尾在左,横置面前),最粗(发音最低)的一根靠外,为第一弦,顺次向内,离演奏者最近的为第七弦(散弦最高音)。

(二)琴底部分

  所谓琴底,指琴身的底面。琴底主要安设有调节琴弦发音高低的“琴轸”及雁足和出音孔。除琴轸、雁足两种附件(见下文)外,从琴的底板来看,自琴首以至琴尾,各部位传统名称如下图所示:

 

 图三 琴底各部分名称

  从上图可见,琴酋顶端两侧各有一个弯角,称作“护轸”(古人也有称作“鸭掌”或“凫掌”或“掌”),垂于琴首下面,用以保护琴轸;

  与琴面“额”相对,在琴的背面这一部分称作“嗉”;

  与琴面“承露”相对,在琴底设有一个弦槽,称作“轸池”,为弦眼下方开孔处。琴轸就安设在这个部位;

  在琴底中央,开有长约六寸余(约当于琴面四徽与七徽之间)、阔约七分七厘的长方形出音孔,称作“龙池”;

  在腰部中间(约当于琴面九、十徽之间),在琴底左右两侧实木处各开有一个方四分、深八分的榫眼,称作“足池”。为插装雁足之用,“足池”左方琴底又开有一个较小的出音孔,长约三寸、阔约七分(位置约当于琴面十徽至十三徽间),称作“风沼”;

  在琴尾顶端中央镶嵌有一块硬木,称作“龈托”,位置与琴面“龙龈”相对;“龈托”两侧镶有两片与“冠角”(“焦尾”)相对的底托,称作“托尾”。

(三)琴腹部分

  所谓琴腹,指琴身内部槽腹的构造。参看下图:

 

图四  槽腹构造

  古琴的面板,如果覆转过来,即如上图所示:在琴首一端有“舌穴”和“声池”,为挖空处,各深约一寸二分,长一寸六分,阔六分,形如覆新月或为椭圆;

  自起空以下直至琴尾,依琴身形状中心刨剜成空,留边宽四五分,由起空至腰部中间,称作大槽腹,腰部中间以下,称作小槽腹;

  在大槽腹中,约当三四徽间及七八徽间,各立有一个音柱;一圆形,称作“天柱”;一方形,称作“地柱”;

  在大槽腹与小槽腹正对两个出音孔处,通常留有与出音孔形状相同的隆起部分,称作“纳音”;

  琴尾顶端,如图所示通常另开有半月形深槽,称作“韵沼”,以增加琴体共鸣。

 (四)琴首、琴轸、罹足部分


  所谓琴首,指琴身较宽一端连接琴面与琴底的纵侧面。见下图:

图四  槽腹构造

  古琴的面板,如果覆转过来,即如上图所示:在琴首一端有“舌穴”和“声池”,为挖空处,各深约一寸二分,长一寸六分,阔六分,形如覆新月或为椭圆;

  自起空以下直至琴尾,依琴身形状中心刨剜成空,留边宽四五分,由起空至腰部中间,称作大槽腹,腰部中间以下,称作小槽腹;

  在大槽腹中,约当三四徽间及七八徽间,各立有一个音柱;一圆形,称作“天柱”;一方形,称作“地柱”;

  在大槽腹与小槽腹正对两个出音孔处,通常留有与出音孔形状相同的隆起部分,称作“纳音”;

  琴尾顶端,如图所示通常另开有半月形深槽,称作“韵沼”,以增加琴体共鸣。

 (四)琴首、琴轸、罹足部分


  所谓琴首,指琴身较宽一端连接琴面与琴底的纵侧面。见下图:

 

 

图五 琴首侧面图

  从图五可见,琴首中间浅雕有一个眼状的装饰,称作“凤眼”(或称“唇舌”),“风眼”的内面,即为“舌穴”。前述“护轸”的形状,从左图可以清楚看到。由于琴的式样不同,琴首的形制也不尽相同,如蕉叶式琴,琴首就没有风眼,左图为仲尼式琴的样式。

  琴轸,俗称轸子,共有七个。其形制如图六所示;

  琴轸长约二寸,径阔三四分,有一条纵贯上下的圆形孔道,在颈部另横开一孔,以便穿系绒扣,使绒扣透过弦眼,在琴面承露处拴系琴弦。琴轸另一作用是调节琴弦发音的高低(旋转琴轸)。琴轸通常用硬木或其它坚硬材料(如牛角、象牙等)制成。七个琴轸成一排悬垂于琴底轸池下面。

  雁足为安装于琴底腰部中间两侧实木(开有榫孔)下方的两只圆形支脚。如图七;

        


321003020001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