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茶叶 > 茶典 >

茶典

清高宗乾隆

发布日期:01-01    点击次数:

    

乾隆皇帝,在位60年,是清代有所作为的君主。他在位期间,到处巡游,特别是六次南巡,得有机会品尝各地名茶美泉,于品茶鉴水独有所好,写下了不少咏茶诗篇。如果说,宋徽宗是我国历代帝王中惟一写作《茶论》者,则清高宗乾隆是写作茶诗最多的一个。

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,曾四度亲临西湖茶区。乾隆十六年(1751)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,去天竺观看了茶叶采制,对炒茶过程,尤其是“火功”的掌握,了解得很详细,颇有些感受,写了《观采茶作歌》:“火前嫩,火后老,惟有骑火品最好。西湖龙井旧擅名,适来试一观 其道。村男接踵下层椒,倾筐雀舌还鹰爪。地炉文火徐徐添,乾釜柔风炒。慢炒细焙有次第,辛苦功夫殊不少。王肃酪奴惜不知,陆羽经太精讨。我虽贡茗未求佳,防微犹恐开奇巧。防微犹恐奇巧,采茶去偈览民艰晓。”

江南出名茶,西湖的龙井,洞庭的碧螺春,有口皆碑。清高宗乾隆六下江南,自然是为了巡视督导,为了游山玩水,乃至为了“寻寻爷老子,看看俏妹子”,但不乏出有尝尝江南名茶的意思。

乾隆巡杭时,曾在狮峰山茶园啜饮“色香味形四绝”的当地龙井。喝过之后,余兴未尽,又挥毫题诗,中有“火后老,惟有骑火品最好”之句,清明前后,枝盛叶茂,茶香飘逸。足见乾隆品茶功底不凡,堪称行家。

乾隆在品尝了一种叫“吓煞人香”的绿茶后,对其冲泡出来的绿汤橙汁,“一嫩(芽叶)三鲜(色香味)”大加赞赏,只是稍嫌其名粗俗,不中听。遂据茶叶外形关螺,改称为“碧螺春”。从此碧螺春,名闻天下。

这位大清皇帝到了四川,又是尝,又是评,硬是把个蒙山山茶喝得有声有色。到了福建,又慢条斯理地酌起青茶极品铁观音……乾隆一路游江南,一路呷香,既大饱了眼福,又大饱了口福。

乾隆皇帝还到湖南、福建等地访茶问泉,湖南洞庭湖中产的“君山银针”,他也格外厚爱。乾隆四十六起,每年纳贡,名曰贡尖。

历代善品茶者都注意择水,乾隆皇帝也不例外。他特别制了一个银斗,精量全国名泉水的轻重,据评定优劣。北京玉泉山之水被 评为第一,他亲作《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》云:“尝制银斗校之,京师玉泉水斗重一两,塞上伊逊之水亦斗重一两,济南珍珠泉重一两二厘,扬子金山泉斗重一两三厘,则较玉泉重二厘三厘矣;至惠山、虎跑,则各重玉泉四厘;平山重六厘;清凉山、白沙、虎丘及西山之碧云寺,各重玉泉一分。”还量了雪水,较玉泉水轻三厘,更是烹茶的好水了,每遇佳雪,宫里必收取。并以松子、佛手、梅花烹茶,称为“三清茶”。茶宴之日,乾隆即赐此茶,集廷臣及内庭翰林联句赋三清茶诗。所用茶碗都摹上了御制诗,是特制的。茶宴毕,诸臣可以情之以归。

乾隆嗜茶如命,到了晚年,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。85岁高龄时,乾隆作引退让位之举,有大臣叩头面呈道:“国不可一日无君!”乾隆听后,哈哈大笑,一边捋着银须,一边有无幽默地说:“君不可一日无茶啊!”

乾隆退位后,仍嗜茶如命,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“焙茶坞”,悠闲品茶。他在世88年,为我国历代皇帝之寿魁,喝茶为他养身之一法,当与之长寿不无关系。

导航

热门


[关于我们][联系我们][免责声明][版权声明]百家筝鸣古筝艺术中心(全国连锁)1 全国古筝培训列表 红弦古筝圈

© 扬州市原树茶业研究有限公司 版权
苏ICP备2000368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