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茶叶 > 茶史 >

茶史

春秋时代的生煮羹饮

发布日期:01-01    点击次数:

    

后来,到了周朝和春秋时代,古人为了长时间保存茶叶以用作祭品,开始把茶叶晒干,随时取用。而将茶叶晒干,用水煮羹的饮茶法,持续了很长时间。晋朝人郭璞为《尔雅》这部古代字典作注时还说,茶叶“可煮作羹饮”,说明晋朝人还采用这种饮茶法。

生煮或晒干到用时再煮羹的羹饮茶,是古代最原始的茶类。生煮和晒干的羹饮茶,严格说来,又有一些区别。采下的鲜茶叶,是古代最早的制茶法,使茶便于保藏和运输。

现在的西南、两湖、两广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古代遗留下来的吃茶法。如在滇西德宏傣族、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的濮族支系的德昂族人往往吃“水茶”,也就是所谓的“盐掩”茶,将茶树鲜叶晒萎后入于小篓中,撤上盐巴,不日即可取出嚼吃,嚼后把叶渣吐掉。据说,这种吃法既可消渴又可治病。

据文献记载,中国西南地区2000多年前已产茶。秦汉成书的《尔雅· 释木篇》中已有“槚,苦荼也”的记载。清代学者顾炎武在《日知录》里考证:“自秦人取蜀之后,始有茗饮之事’。

导航

热门


[关于我们][联系我们][免责声明][版权声明]百家筝鸣古筝艺术中心(全国连锁)1 全国古筝培训列表 红弦古筝圈

© 扬州市原树茶业研究有限公司 版权
苏ICP备2000368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