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茶叶 > 茶道 >

茶道

中国茶道与儒家

发布日期:01-01    点击次数:

    

儒家学说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,中国茶道与儒家学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千百年来,儒家的思想观念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,并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反映出来。儒家主张“寓教于乐”,并在茗饮艺术中发现了“修、齐、治、平”的人伦大道,应对进退的规矩法度,乃至怡情悦性的艺术,等等。儒家对于人生的基本态度是“入世”的,是“乐生”的。儒生们把品茶看作品味人生,酸甜苦涩,各人有各人的感受,各人有各人的偏爱,各人有各人的追求。

儒家的学说与思想,一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梢神支柱,其影响之深之广,远过于释、道两教,中国自古被誉为“礼仪之邦”,儒家便有“茶礼”之举作为正伦序、明典章的手段。自唐以来,宫廷的重要活动,如春秋大祭、殿试、大宴等都有茶仪茶礼,以示尊崇。宋明之际,儒家更把茶礼引人“家礼”,行于婚丧、祭祀、待客之际,其影响之深远,是儒教“礼制”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,以致后世便有“无茶不礼”的说法。

儒家认为饮茶使人清醒,可以更多地自省,可以养廉,可以修德。唐代刘贞亮曾总结过茶之“十德”,除以“以茶尝滋味”、“以茶养身体”、“以茶散郁气”、“以茶驱睡气”、“以茶养生气”、“以茶除病气”之六德以外,他似乎更看重精神性的另四德,“以茶利礼仁”、“以茶表敬意”、“以茶可雅志”、“以茶可行道”,这些都代表了儒家的观点。

“以茶可雅志”,贯穿着儒家的人格思想。儒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,概而言之,就是修身为本、修己爱人、自省慎独、自尊尊人、敬业乐群的君子人格,旨在建立一个有文化修养的高度文明的“优雅社会”。

“以茶可雅志”中的“雅志”两字,“雅”指文明、教养、高尚、美好、正当;“志”指人格精神趋向于一个较恒定的、具有真正价值的目标。老子最早倡导“志于道’,这一命题不断为后世思想家所发挥,如孟子认为不动心就是“持其志”“不动心有道”等等。“志”既然是人之为人的价值所在,它就是对抗人性异化的精神柱石,若失志,人就变成非人,这是儒家的共识。“以茶可雅志”是从茶文化这种文化形态的视角来理解人生本身,这正是儒家思想的深刻反映。茶人的“雅志”,固然有清高的意味,但更多的是表示它的高雅品格,这正是儒家的理想人格。

儒家在茶性与人性契合点上的认识是深刻的。“洁性不可污,为饮涤尘烦”(韦立物《喜园中茶生》),视茶为高雅的象征。“岂知君子有常德… … 不改旧时香味色”(欧阳修《双井茶》),也是借茶的品性,比喻人的情操;表示人对雅志的追求。茶品一旦上升到与人品节操相对应的高度,也就与对茶之清淡宁静的品格十分和谐地统一起来了。这种自然与人文的高度契合,显示了儒家对真、善、美境界的追求。茶成了沟通自然与心灵的契机,这正是儒家一贯追求的“天人合一”的最高境界。从唐代的陆羽到明代的屠隆,都提出了一个观点,即茶“最宜精行俭德之人”。明确论述了对饮茶之人的品德要求,强调了茶对于人格自我完善的重要性。

中庸之道,是儒家学说的基本精神之一,中庸被看成是中国人的智慧,反映了中国人对和谐、平衡以及友好精神的认识与追求。儒家认为中国人的性格就像茶,清醒、理智、平和。茗饮能使人心静,使人能冷静地面对现实,这是与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相吻合的。因此,儒家便以茶的这种亲和力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手段,来沟通人际关系,达到互敬、互爱、互助的目的,从而创造出一种尊卑有序、上下和谐的理想杜会环境。

当年陆羽在创制茶道时,在形式与内容上也注意到和谐统一。他煮茶用的风炉形如古鼎,设计思想便是以《易经》为其主导,具体运用了《易经》中的“坎”、“离”、“巽”3 个卦象,取其水、火、风互相调和而达于化境之意。

儒家茶文化代表着中庸、和谐、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。“以茶可行道”,实质上就是指中庸之道。因为无论“以茶利礼仁”, “以茶表敬意”,还是“以茶可雅志”, 都是为“以茶行道”开路。儒家的中庸思想在孔子和后代儒家那里,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。概而言之,“中”,也就是适度,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就做什么,“庸”可视为合情合理,因此,中庸之道,乃是修身之道,是处世做人的态度与方法。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”(孔子《中庸》第一章),此中的情与理,要求合情合理,不走极端,保持“中道”,以达致“和”的状态。

“和”,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范畴,同时也是美学境界。自刘贞亮首先提出“以茶可行道”后,无论是宋徽宗赵佶的“致清导和”,还是斐汶的“其功致和”等等,都是以儒家的“中和”与和谐精神作为中国茶道精神。茶道以“和”为最高境界,也说明茶人对儒家和谐或中和哲学的深刻把握。

导航

热门


[关于我们][联系我们][免责声明][版权声明]百家筝鸣古筝艺术中心(全国连锁)1 全国古筝培训列表 红弦古筝圈

© 扬州市原树茶业研究有限公司 版权
苏ICP备20003689号-1